读书分享 | 愈缜密愈有力:探寻真相的逻辑学
今日看点
逻辑学可以被认为是一门科学、一门艺术,或者一项技能,它也完全可以被认为是这三者的综合体。逻辑不是天外来客,它是人类生活中行动和思考的核心所在。逻辑无处不在,无论我们是有意还是无意,逻辑学无时无刻不在服务于我们的生活。回想一下,在日常生活中,我们是否能够遵循着逻辑学的原理,用正确的语言,做正确的判断和论证?
一、作者和书籍简介
D.Q.麦克伦尼,美国著名逻辑学家,内布拉斯加州丹顿瓜达卢佩夫人神学院哲学教授,拥有爱尔兰国立大学科克学院哲学学士、硕士和博士学位。D.Q.麦克伦尼从事教学工作多年,曾先后任教于圣母大学和肯塔基大学。他近年出版的著作有《自然神学》(2005)、《认识论》(2007)和《基础逻辑导论》(2012)等。
D.Q.麦克伦尼所著的《简单的逻辑学》一书没有刻板的理论教条,也不是正规的教科书,作者的目标在于写一本现实应用指南,以向那些初次接触逻辑学的人介绍逻辑学的基本原理。因此,本书的内容并不艰深晦涩,作者尽可能用最直白的语言来解释逻辑学的基本原理、产生谬误的原因以及谬误的形式等基础的逻辑学问题。如作者所言,本书期待造就实践者,而不是理论家,理论要联系实际。
在本书中,作者将逻辑学分为五个部分,也就是书中的五个章节,每一章的内容都以前一章的知识为基础。第一章是准备,介绍了要成为一个逻辑思考者需要搭建的思想框架。紧接着的两章是逻辑学的核心,探讨如何建立正确的逻辑思维,第二章阐述了贯穿逻辑思维的基本原理,第三章重点论证逻辑思维的具体表现形式。第四章探讨非逻辑思维的根源,最后一章则是围绕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也就是谬误展开论述。在后面的两章中,作者阐述了非逻辑思维的9种根源和28种主要形式,即便不懂前面几章的内容,或是还不懂得如何去论证,只要掌握了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和形式,运用到实践中,也同样可以识破错误观念。
二、学点逻辑
在生活中,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人,他们口齿伶俐,话语滔滔不绝,但是稍加分析,就不难发现他们言语里的逻辑性并不突出。这些人拥有逻辑思考的潜能,也就是具备清晰高效思考的能力,只是这种能力显然还没有成为他们日常的生活习惯。这其实与人们日常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,某种意义上讲,在目前的教育体系当中,逻辑学依然没有得到普遍的重视,然而逻辑学又恰恰是一门极有益于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学科。
著名行为学家孙路弘在本书推荐序中谈道,“70后”成为社会工作场所的主流时,还没有太多的逻辑问题。然而,随着“80后”逐渐成为工作大军的主力之后,该问题就明显地表现出来,几乎所有的失误都与逻辑有关。尤其是在电视、网络普及以后,大众的逻辑能力更是直线下降,似乎缺乏逻辑已经成为社会的一种流行病症。
逻辑渗透在方方面面,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,掌握逻辑学实为有益。我们的日常生活要达到有条不紊,要减少不必要的失误,要在探析事物真相时能够挖掘到本质,就需要让一切都按照逻辑次序进行,如果靠头脑发热、感性冲动和热血沸腾,或是单纯地靠励志、理想和信念是无法实现的。
三、“四原理”和“三段论”
逻辑学同其它学科一样,有其自身的基本原理,用来规定其范围,指引其方向。不过特别的是,逻辑学的基本原理不仅仅关于逻辑学本身,而且和所有的科学都相关联。逻辑学覆盖的范围更广,它适用于人类理性的因果推理,可以说,逻辑学的基本原理和人类理性的基本原理是一致的。逻辑学因此也叫人类理性,它有四个基本原理:
同一律:事物只能是其本身。就像苹果就是苹果,不是橙子,也不会是香蕉或是其他什么水果。
排中律:对于任何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判断都要有明确的“是”或“非”, 排中律的基本思想是不存在中间状态。逻辑电路的状态只有0和1,这一点就很好地诠释了排中律。
充足理由律: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充足理由。它所体现的是宇宙万物的存在都有其充足根据,因此其也称为因果原理。例如,父母是孩子存在的原因之一,氧气是燃烧的原因之一。
矛盾律:在同一时刻,某事物不可能在同一方面既是这样又不是这样。不过,同一时刻一个事物在不同的方面既是又不是,这是不矛盾的。例如,同一时间,“身在曹营心在汉”是不矛盾的,但是如果说同一时间里,“身在曹营又在汉营”,同一事物出现两个完全相反的命题,则必然不符合逻辑。正是这四个看起来很容易理解的基本原理,构建起了逻辑学的坚实骨架。
逻辑推理的具体表现形式是论证,论证是逻辑学的语言,推理的过程构成了论证的核心。每个论证都由两个基本要素组成——两个不同类型的命题:一个前提和一个结论。前提是一个支持性命题,它是一个论证的起点,包含着推理的出发点所依靠的基础事实。结论则是被证明的命题,它在前提的基础上得出,并为大家所接受。
谈逻辑学,必然绕不开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。三段论这种论证形式反映了人类思维的习惯性运作,即通过观点的联系可以推导出结论。
上图是三段论的一个符号模式。在这当中,第一行是大前提,第二行是小前提,第三行是结论。其中的M代表“中项”,中项的作用至关重要,它是联结起其他两项的桥梁,论证的成功与否有赖于中项。三段论推理的根据是,首先确定某一部分是属于整体的,然后得出某一部分的组成成分也是属于整体的。
所有的逻辑推理和论证,目的只有一个:找出某个事物的真相。真相是所有努力的意义所在。上述四个原理和三段论论证方法,看起来似乎都是些不言而喻的,但事实上,生活中的人们面对的情况更为复杂,只是在探寻真相的过程中,遇到太多 “显而易见”的事情,人们因此反倒对之视而不见,以致于经常深陷误区而不自知。
四、从非逻辑思维中反思
掌握非逻辑思维的根源和主要形式,有其意义所在。面对摆在面前的骗局,如果我们一开始就明白它们是没有逻辑性可言的,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引发的,我就完全可避免上当受骗。然而,假如你还是上了非逻辑思维的当,那么最后的结局只能自己承担。
推理中的错误可能只是意外,但如果要追根究底的话,这些错误可能是态度不端的产物,或者正是他们自身的某些缺陷导致了非逻辑思维的产生。怀疑论、逃避性不可知论、玩世不恭和盲目乐观主义、眼界狭窄、让情感主导论证、偏离探寻真相的推理目的、把论证当做争吵、有局限的真诚以及常识,这是作者提出的非逻辑思维的九大根源。常识是对日常生活中显而易见的事物的敏锐洞察,逻辑生于常识,但又高于常识。可见,将逻辑等同于常识是不正确的,逻辑思维的出现以及对非逻辑思维的避免,都根植于常识的某一面。
从理论上说,推理走上歧途的方式数不胜数,但是推理中常见的错误还是可以归纳为几个典型的类别,能够认识到这些非逻辑思维的主要形式,我们才能有效地避免它们的出现。
不过,避免错误推理的陷阱固然重要,但我们终究还是应该花更多精力去领会逻辑思维的正确原则,这也是有效思考的条件和日常生活的行动起点。
结语
逻辑学是一门科学,但它同样是一门艺术。在我们论证的过程中,除前面所提到的,还有一点不可忽略,那就是“了解你的听众”。一个论证有双重目的:一是得出正确的结论,一是说服听众接受。为了成功做到后者,在论证时,我们必须选择适合听众的方式,这也就是逻辑学艺术性的由来。
相较于专业的学术专著,本书似乎略显浅显直白。但事实上,正是这些最基本的原理支撑起了逻辑学这座宏伟的大厦。逻辑本身是一种工具,越是缜密越有力量。逻辑的价值在于帮助人们认清事情的真相,辨明事物的本质。生活中,逻辑无处不在,我们无疑需要学习掌握逻辑学,学会遵循逻辑学的原理,用正确的思维去探寻真相,做正确的判断和论证。
END
美 编 | 汪晓琳
推荐阅读